花生種植是安徽省舒城縣闕店鄉葉畈村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為增加花生產品附加值,實現全鏈條增值,多年來,該村一直深耕花生產業,圍繞“生產+科技+品牌+村集體經濟”產業模式,從花生品種培優、標準化基地建設、品牌培育、市場服務等方面,全面加快花生產業向高端化、高值化、品牌化全鏈條發展,形成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全產業鏈。
“今年我們村合作社通過引進種植大戶增加土地流轉率,同時解決村內閑置勞動力,目前在春耕生產時間已種植了100畝花生,一畝可以產800多斤,按照現在的市場價一斤3塊多錢計算,除去種子、薄膜、滴灌帶和機力費等成本費用,每畝花生純利潤在1800元左右?!比~畈村書記吳勇說道。
在闕店鄉葉畈村的田間地頭,播種機正在田里來回穿梭播種,代替了以往的人工翻土、起壘、打洞的程序。播種機駛過的地方,留下一條條覆蓋好薄膜的壟線?;ㄉM行機械化播種能夠一次性完成起壟、播種、施肥、噴灑除草劑、覆膜、膜上覆土等一體化作業工序,不僅提高了勞動播種效率,更增加了畝產。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能力,提高花生生產機械化、規?;?、產業化水平,闕店鄉緊緊圍繞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積極引進先進花生播種機械,提高了種植花生的效益和產量。
該鄉黨政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葉畈村優質花生示范基地為依托,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以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為主線,以花生深加工為重點,依托黨建引領帶動優質花生深加工項目,采購一些好的適合村里種植的花生品種,努力讓“一村一品”更上一臺階,把優質花生打造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名片。(杜曉)
三月,是學雷鋒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把“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樂民”作為根本宗旨,深刻把握文藝志愿服務的公益性、實效性、社會化定位,組織開展了“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月”系列活動,通過“文藝+志愿”的形式,踐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三月八號和九號兩天,舒城縣文聯、舒城縣音樂舞蹈家協會在萬佛涌周瑜島上舉辦群眾性“五個一百”主題文藝活動聲樂、戲曲大賽暨“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一一舒城縣學雷鋒文藝志愿服務惠民演出,此次活動吸引了很多民眾積極參與,踴躍報名。其中不乏來自縣內外的專業人士,用專業的藝術水準和飽滿的熱情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發揮文藝精品凝聚人心、激發熱情的作用?;顒悠陂g各種精彩的表演輪番亮相,精彩紛呈。演出中,優秀的文藝志愿者們用自己的才藝展現了雷鋒精神,向人民傳遞著正能量,讓大家感受到了雷鋒的愛與奉獻。此次活動在《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中落下帷幕,歌聲響遍了美麗的周瑜群島,歌聲中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與向往。
為了建設美麗家園,舒城縣委宣傳部、舒城縣婦聯、舒城縣文聯、舒城縣旅游中心、闕店鄉黨委政府以及“舒城紅”抖音號的宣講志愿者們,開展了打造“紅粉綠林”學雷鋒植樹活動。志愿者們不畏風雨,不怕艱辛,一起揮鍬種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環保理念。植樹現場,一片忙碌。志愿者們分組協作,揮鍬鏟土,扶苗填土,培土澆水。每個環節配合默契,井然有序,齊心協力,一株株新栽植的樹苗整齊排列,現場一派火熱朝天的忙碌景象。
3月10日,舒城縣文聯參與了在龍津橋社區組織開展的學雷鋒文藝宣講和攝影志愿服務活動。文藝志愿者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人民講述著雷鋒的故事,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雷鋒的事跡?;顒悠陂g,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為民眾講解防詐騙知識,提高防詐騙意識。同時志愿者協助社區醫生進行義診,監測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
在干汊河鎮、萬佛湖鎮、張母橋鎮,舒城縣文聯組織開展了系列“文藝進鄉村·春暉暖萬家”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廣大文藝志愿者們揮毫潑墨,根據群眾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文藝創作,一股股濃烈的筆墨氣息在筆尖流淌。一幅幅書畫作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得到了專業化、特色化的貼心服務。在展示傳統書畫魅力的同時,雷鋒精神在新時代得到延續。
據統計,本次活動,50多名文藝志愿者共創作書畫作品300多幅,營造了向上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社會氛圍。
舒城縣文聯主席張克武表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將進一步將學雷鋒精神往實里走,持續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共建文明鄉村”志愿服務集中活動,為打造美麗新鄉村貢獻文藝力量。(作者:紀亞娟 陳勝)
?
近期,氣溫回暖,萬物復蘇,走進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千人橋鎮田間地頭,廣袤沃野一覽無余,小麥孕穗、油菜開花。舒城縣東北為沖積平原,沃野平疇,溝渠縱橫,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也是“舒城糧倉”。眼下,正值小麥、油菜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廣大干群正搶抓農時,奮力在龍舒大地上描繪著一幅幅“春耕圖”。
備農資,穩產保供底氣足
“為保障各樣農資按時按需供應,不誤春耕,不誤農時,目前,桃溪鎮各種復合肥、氮肥、磷肥等和種子、農藥等貨源儲備充足,能夠充分保障春耕備播物資需求?!碧蚁傸h委副書記、鎮長李結文介紹該鎮近期農用物資采購、調運、儲備和供應等情況。
一場春雨過后,桃溪鎮龍舒村的田間小路上,鎮農綜中心技術專家正在查看在地作物的長勢,與種植合作社、農戶面對面交流小麥、油菜等田間管理情況,并對當前小麥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提出指導意見。
修農水,渠道暢通潤農田
在高峰鄉陶灣村年灣組當家塘清淤整治施工現場,機器轟鳴,一臺大型挖掘機正揮舞著“長臂”忙碌工作?!澳隇辰M是陶灣村一個邊遠小村莊,年灣塘位于小村莊上游,隨著歲月的流逝,淤泥沉積較多,不能正常運行,‘汛期不敢蓄水,汛后無水可蓄’,達不到調蓄水資源的目的?!痹撪l政府副鄉長黃俊和農綜中心主任黃強國正在現場指導年灣塘的清淤整治。
通過對年灣塘清淤擴容、修整加固,設計蓄水5000立方米,保障了下游400多畝農田的灌溉,供給下游300多戶村民生產生活用水,不僅保了一方平安,也滋養了“邊遠村莊”群眾的生產生活。據悉,春節過后,高峰鄉搶抓當前的晴好天氣,全面開展農村當家塘清淤整治工程。該鄉投入資金340余萬元,共整治當家塘16口,新增及恢復蓄水量5萬立方米,滿足4800畝農田灌溉需求,受益人口達6000多人。
“渠道暢通了,農田灌溉有保障了,豐收才有希望了?!痹摯遑撠熑吮硎?,該渠道修復后,輸水安全暢通了,不僅解決了龍伏組農田內澇問題,也能保證下游500多畝農田灌溉,為春耕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翻農田,春耕備播效率增
在舒城縣旺禾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里,負責人胡明正熟練地駕駛著一臺履帶式旋耕機,開進農田,進行稻田翻耕作業,田間地頭可見村民勞作的身影……連日來,胡明和工作人員將農業機械開進千人橋鎮各村“流轉”或“托管”的鄉村田野,一幅幅春耕備播圖正在徐徐展開。
“別小瞧這個旋耕機,可以把雜草種子、黏附在草葉子上的害蟲卵等翻到地底下,讓它們自然腐爛,消滅70%以上雜草和害蟲,一項作業同時能達到耕、耙、平等三項作業的效果?!焙献魃缲撠熑撕髡f,去年合作社產出的綠色大米,品質高,在市場上價格好,供不應求。
糧食要豐收,基礎是耕地。2022年該縣“小田并大田”試點項目在千人橋鎮興豐、童畈、下三等4個村啟動實施,項目重點突出田塊平整和單個田塊規模,改造后田塊更平整、規模有擴大,單個田塊面積一般為10—15畝。與此同時,千人橋鎮開展土地經營權“大托管”或“半托管”,將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流轉到村集體,然后再流轉給大戶,入股分紅。
“把土地交給旺禾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童畈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托管,農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全托管’或‘半托管’,合作社提供機收、機烘等多樣化服務?!鼻藰蜴偢辨傞L汪洪潮介紹說,農戶種田比過去省時省力省心,技物結合、技服結合,專業化水平大大提高,有效促進了增產增收,也是千人橋鎮正在探索的農業現代化之路。(作者:王虹霖、古玥)
氣溫回暖,萬物復蘇,走進位于安徽省舒城縣千人橋鎮田間地頭,廣袤沃野一覽無余,小麥孕穗、油菜開花。
舒城縣東北為沖積平原,沃野平疇,溝渠縱橫,是久負盛名的“魚米之鄉”,也是“舒城糧倉”。眼下,正值小麥、油菜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廣大干群正搶抓農時,奮力在龍舒大地上描繪著一幅幅“春耕圖”。
備農資,穩產保供底氣足
“為保障各樣農資按時按需供應,不誤春耕,不誤農時,目前,桃溪鎮各種復合肥、氮肥、磷肥等和種子、農藥等貨源儲備充足,能夠充分保障春耕備播物資需求?!碧蚁傸h委副書記、鎮長李結文介紹該鎮近期農用物資采購、調運、儲備和供應等情況。
一場春雨過后,桃溪鎮龍舒村的田間小路上,鎮農綜中心技術專家正在查看在地作物的長勢,與種植合作社、農戶面對面交流小麥、油菜等田間管理情況,并對當前小麥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提出指導意見。
修農水,渠道暢通潤農田
在高峰鄉陶灣村年灣組當家塘清淤整治施工現場,機器轟鳴,一臺大型挖掘機正揮舞著“長臂”忙碌工作?!澳隇辰M是陶灣村一個邊遠小村莊,年灣塘位于小村莊上游,隨著歲月的流逝,淤泥沉積較多,不能正常運行,‘汛期不敢蓄水,汛后無水可蓄’,達不到調蓄水資源的目的?!痹撪l政府副鄉長黃俊和農綜中心主任黃強國正在現場指導年灣塘的清淤整治。
通過對年灣塘清淤擴容、修整加固,設計蓄水5000立方米,可保障了下游400多畝農田的灌溉,供給下游300多村民生產生活用水,不僅保了一方平安,也滋養“邊遠村莊”群眾的生產生活。據悉,春節過后,高峰鄉搶抓當前的晴好天氣,全面開展農村當家塘清淤整治工程。該鄉投入資金340余萬元,共整治當家塘16口,新增及恢復蓄水量5萬立方米,滿足4800畝農田灌溉需求,受益人口達6000多人。
“渠道暢通了,農田灌溉有保障了,豐收才有希望了?!痹摯遑撠熑吮硎?,該渠道修復后,輸水安全暢通了,不僅解決了龍伏組農田內澇問題,也能保證下游500多畝農田灌溉,為春耕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翻農田,春耕備播效率增
在舒城縣旺禾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里,負責人胡明正熟練地駕駛著一臺履帶式旋耕機,開進農田,進行稻田翻耕作業,田間地頭可見村民勞作的身影……連日來,胡明和工作人員將農業機械開進千人橋鎮各村“流轉”或“托管”的鄉村田野,一幅幅春耕備播圖正在徐徐展開。
“別小瞧這個旋耕機,可以把雜草種子、黏附在草葉子上的害蟲卵等翻到地底下,讓它們自然腐爛,消滅70%以上雜草和害蟲,一項作業同時能達到耕、耙、平等三項作業的效果?!焙献魃缲撠熑撕髡f,去年合作社產出的綠色大米,品質高,在市場上價格好,供不應求。
糧食要豐收,基礎是耕地。2022年該縣“小田并大田”試點項目在千人橋鎮興豐、童畈、下三等4個村啟動實施,項目重點突出田塊平整和單個田塊規模,改造后田塊更平整、規模有擴大,單個田塊面積一般為10—15畝。與此同時,千人橋鎮開展土地經營權“大托管”或“半托管”,將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流轉到村集體,然后再流轉給大戶,入股分紅。
“把土地交給旺禾糧油種植專業合作社、童畈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托管,農戶可根據需要選擇‘全托管’或‘半托管’,合作社提供機收、機烘等多樣化服務?!鼻藰蜴偢辨傞L汪洪潮介紹說,農戶種田比過去省時省力省心,技物結合、技服結合,專業化水平大大提高,有效促進了增產增收,也是千人橋鎮正在探索的農業現代化之路。(王虹霖 古玥)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雷鋒精神。在第60個學雷鋒日來臨之際,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活動?;顒又荚诎眼`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弘揚志愿者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化“一改兩為”精神,引導和發動更多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以實際行動在全縣上下培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圖為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啟動儀式
圖為交通安全“一盔一帶”宣傳活動
“學習二十大精神 爭當新時代雷鋒
活動要求,要突出志愿服務的制度性,要彰顯志愿服務的時代性,要增強志愿服務的針對性,要從經濟轉型發展和人民群眾期盼出發,精心提升活動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形成全民參與志愿服務、共建文明舒城的良好局面,打造具有舒城特色的優質志愿服務品牌。(常亞 龔勝)
機器運轉,包裝打碼,主播解說,效果設計……眼下,在舒城玖泰時裝有限公司,一派忙碌,公司正開足馬力,滿格生產。截至2月中旬,該公司實際生產量比年初計劃訂單增加30%以上,迎來“開門紅”。
開局抓經濟,起步就沖刺。新春一過,六安市舒城縣城關鎮就召開以“改作風、優環境、提效能”為主題的經濟工作大會,對全鎮工業發展和民營經濟中突出的10家企業進行表彰,樹典型、立導向,鼓勵、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2022年,舒城玖泰時裝公司成功進入城關鎮規上工業企業陣列。日前,該公司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表示,玖泰時裝經過多年集聚發展,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今年,舒城玖泰集團成立,從單一服裝服飾生產轉型為集生產、供應鏈、銷售于一體的鏈式集團,全年計劃總產值超4億元。
像玖泰時裝一樣,舒豪制衣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出口訂單生產,公司負責人說:“沒想到,新春一復產,訂單就多起來,超出預期,現在都是加班加點在干?!蹦壳?,在舒城七星工業園區,服裝、羽絨、童車、彩印包裝、竹木工藝品等64家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搶時間、忙生產、趕訂單,生產如火如荼。在該鎮27家規上企業中,有七成以上企業都迎來了“產銷兩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效能,抓服務,落實全鎮黨員干部踐行“一改兩為五做到五提升”要求,推進“助企紓困”服務落地,做好惠企政策輸送對接,解決企業發展難題。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到所聯系的鎮域92家企業,開展“四送一服”,與企業家面對面“親情”交流,了解生產經營情況,牽線搭橋,協助“銀企對接”,解決生產經營融資需求。鎮應急所等部門密切協同,組織開展新春“安全提醒”,指導企業和經營戶抓好安全生產,落實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460份,引導企業樹立“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發展觀。(郭登安)
?
連日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南港鎮組織開展的文化惠民演出走進了全鎮的各村,演出通過歌舞、小品、戲曲、快板、樂器演奏等各類形式,展示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產業等工作開展以來,鎮容鎮貌不斷提升、群眾生活不斷改善的幸福景象,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我們感覺到非常開心?!?正在觀看演出的村民甘世勇一邊拿著手機拍攝一邊說道,“以后村里辦的每場演出我都要來觀看!”
?
近年來,南港鎮高度重視文化事業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各種群眾性特色文化活動,助力文化振興惠民。為了讓每一場文化活動接地氣、受歡迎,南港鎮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根據群眾興趣愛好,安排組織活動內容,同時鼓勵有意愿的群眾積極報名參演,通過“ 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 ”的方式,向群眾獻上一道道雅俗共賞、喜聞樂見,充滿正能量的文化大餐。(作者:馬志安 朱先如)
日前,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省組織開展的“115”鄉村振興示范工程評比中,舒城縣舒茶鎮經縣級申報、市級遴選、省級評審等程序,榮膺2022年度“全省百強鄉村振興示范鎮”稱號。
2022年以來,舒茶鎮緊緊圍繞市委“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戰略定位和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規劃目標定位,著力強基礎、育主體、補短板、增投入、抓黨建,持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和管理服務水平,統籌謀劃構建“全域環?!薄叭蛏鷳B”“全域旅游”“全域民生”發展格局,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戰略新格局。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全鎮投入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2億元,其中投入1570萬元,完成茶湯路、清水河大道等14條近20公里的道路硬化和白改黑工程;投入3500萬,推進火龍崗、龍王廟、一棵印3個村的134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九一六核心區青崗路及登山步道、茶文化廣場、主門景等景區提升工程;完成天子寨路、大佛山路、永安河路等旅游道路建設和九一六景區——沙墩路基建設。
加大產業升級力度,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和“138+N”“6969”工程,加快發展特色主導產業,按照“北糧南茶中藥材、油茶盛妝果菜香”的科學分布,培育壯大以九一六茶場、古尖香茶葉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三產融合、農旅融合、產鎮融合,為全鎮鄉村產業轉型升級育強“領頭雁”組建“生力軍”。全鎮新培育產業帶頭人6人、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至263家,其中新增農業企業2家、農民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4家。推行茶葉、優質糧油、油茶、中藥材、果蔬等特色主導產業規模經營達3.2萬畝。
加大統籌推進力度,短板弱項加快補齊。聚焦社會化服務薄弱的問題短板,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申請2023年鄉村振興銜接資金380萬元,在軍埠村謀劃建設覆蓋全鎮的水稻育秧中心和糧食烘干中心。聚焦市場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短板,邀請六安市和舒城縣建行相關負責人,與該鎮7家涉農經營主體開展銀企對接活動,以優惠利率幫助企業解決1500萬元信貸融資。聚焦發展旅游缺少民宿的短板,組織人員到黃山市和霍山、金寨及廬江湯池等周邊區域實地考察、學習,在本地廣泛摸排閑置農房、村集體閑置資產和廢舊廠房,鼓勵引導農戶、城鎮居民等開展鄉村民宿經營。
加大內培外引力度,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在爭取項目方面,爭取中央及各級配套資金750萬元,落實古尖香茶場國家優勢產業集群項目;爭取市級林業資金100萬元,落實盛世百川農業科技公司油茶豐產高效試點項目;爭取市縣農業資金130萬元,實施龍王廟村400畝數字農業應用項目;爭取農田水利資金260萬元,在全鎮改造提升27口當家塘;在招商引資方面,以舒茶中小企業創業園為載體,招引入駐輝企業30余家。
加大黨建引領力度,干部隊伍堅強有力。通過優化調配,全鎮村(街)黨組織班子結構得到顯著優化,村(街)黨組織書記、主任平均年齡由54.2歲降至45歲,大專以上學歷100%全覆蓋,新任村(街)黨組織書記9名,其中女性3人。村“兩委”平均年齡34.4歲,高中及中專以上學歷占比93.6%,本科7人,女性“兩委”20人。推動基層網格化建設,建立由村民組長、農村黨員、網格員等223人組成的全覆蓋式“網格員+信息員”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在鄉村治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全面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良發展環境。(周先才)
近年來,舒城縣干汊河鎮持續深化“一改兩為”,聚焦為企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題,要求干部切實當好“四大員”,扮好服務企業“店小二”,助力企業壯大發展,推動干汊河鎮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好營商環境的“宣傳員”
該鎮積極開展“四送一服”走訪服務活動,安排鎮干部深入各自聯系包保的企業,向企業宣傳省、市、縣、鎮最新出臺的有關助企發展政策,幫助企業與相關部門對接聯系,切實將惠企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結合落實金融助企紓困具體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金融要素保障,僅在2023年新春就落實“惠商紓困貸”79個體工商戶,盡力為個體企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贏得企業好評。
當好“雙招雙引”的“信息員”
該鎮充分認識“雙招雙引”對干汊河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發動鎮村干部通過多種渠道,全方位對外宣傳推介干汊河鎮的區位、交通、產業、資源、政策等多方面優勢,吸引更多客商關注干汊河、了解干汊河、投資干汊河。時刻緊盯企業項目落地發展需求,加大雙招雙引力度。重點圍繞羽毛球和羽毛球拍上下游及配套企業做大延伸產業鏈,促進羽毛產業提檔升級,積極搭建溝通橋梁,精心做好對接服務,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信息工作的提升,推動“雙招雙引”工作提質增效。2022年招商引資2.83億元。
當好服務企業的“聯絡員”
該鎮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和溝通,安排鎮干部經常走訪企業,及時了解企業申報項目、企業運營情況以及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摸排企業的需求,能當場解答和解決的,當場解答和解決;不能當場答復解決的,及時收集并分類梳理,列出問題清單,積極幫助協調解決。2022年5月份,鎮人大主席徐亮牽頭率鎮農業、林業、水利和國土資源管理等部門干部深入兩家農業企業走訪,了解企業需要協調解決“用地難”問題,及時安排農業、林業、水利和國土等多部門“攜手”幫助企業解決“用地難”,進行實地踏勘,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申請建設用地,履行相關報批程序,幫助企業從“用地緊”中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
當好安全生產的“監督員”
該鎮為有效指導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安排鎮干部結合開展“四送一服”走訪服務活動,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詳細了解企業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督查指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并為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提供相關協調服務。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和各項具體措施,確保一方平安。(盧賢傲)
擺小攤賣炸串、開店鋪售土特產、電商直播將當地農特產品推介銷往全國各地,致富之后還不忘鄉鄰,成立合作社帶領兩百余位當地群眾走上致富的道路。她,就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山七鎮龐畈村的村民許金芝。十年間,她從一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成為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華麗變身。
許金芝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產品。人民網 王曉飛 攝
2014年,許金芝婚后生下一個女兒,因女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近三十萬元的治療費用,夫妻倆只能東拼西湊,并向親友們借錢看病,導致家中一貧如洗。當年,其家庭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保證女兒的后續治療,同時也為了能盡快脫貧,許金芝就在鎮上擺起了移動小攤,“當時也是很崩潰,老公在外打工,我想著給家里減輕點經濟負擔,就搞一輛三輪車拉著,賣小吃、炸串等,干了一年,大概掙了幾萬塊錢?!?/p>
許金芝整理店里的土特產品。人民網 王曉飛 攝
后來,在鎮村兩級的幫扶支持下,許金芝在鎮上開了間店面,主要銷售蒿子粑粑、蜂蜜、雞蛋、豆角等當地土特產。隨著客流的增加,產品范圍也逐漸增加到了上百種,這也讓她看到了希望?!翱蛻粜枰裁?,我們就提供什么,保證產品質量。開店的第二年,大概賺了十幾萬,再往后就更多了?!?/p>
2018年,許金芝家成功脫貧摘帽,丈夫汪全海也從外地辭職回鄉,夫妻倆把目光投向農業,流轉、承包種植土地126畝、養殖場地28畝,并發起成立了舒城“味之原”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做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土特產品的銷售。創業之初,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許金芝便每天搭乘公交車去學習、考察,幾乎跑遍全縣所有的生產基地,期間積累了厚厚的幾本筆記,逐漸摸索了經驗,這也為后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許金芝開始接觸到電商,通過網店、短視頻平臺,將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僅2022年一年,合作社線上線下營收共計800多萬元。
許金芝的丈夫汪全海在整理產品。人民網 王曉飛 攝
“這里就是我的直播基地,也是新的生產和展示基地?!痹S金芝指著面前正在裝修中的廠房介紹,年前剛引進了一條牛肉醬的生產線,預計下個月可以投產?!耙郧百u的都是手工做的,一年大概銷售個十幾萬瓶,等投產過后估計一年可以賣出一百萬瓶?!痹S金芝告訴記者,今后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大在電商方面的發力,利用好短視頻平臺,爭取將合作社做大做強,帶領更多的周邊群眾富裕起來,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作者:王曉飛 陳若天 程義春)
?